2011年2月16日星期三

中國持有兩房債券並非高枕無憂 面臨抵押貸款違約風險

作為“兩房”(“ 房利美 ”與“房地美”)債券的主要海外持有者,不少人擔憂美國政府上週五公佈的關閉“兩房”的改革計劃可能會對中國造成巨大風險。




那麼,中國究竟購買了“兩房”什麼債券? 這些債券究竟面臨哪些風險?



主要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



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披露的關於海外持有美國政府“機構證券”的數據,截至2009年6月,中國(除香港與澳門地區)持有的美國政府長期機構債券(Long-term Agency Bonds)總額為4540億 美元 ,其中3580億美元為“資產支持證券”(ABS),佔長期機構債券總額的79%,而其他機構債券僅為960億美元。



這份報告明確指出,中國持有的“資產支持證券”是由資產池支持的證券化產品,“這些資產包括住房抵押貸款或 汽車 貸款,還包括擔保債務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住房抵押貸款。 也就是說,中國持有的主要“資產支持證券”是“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 MBS)。



“資產支持證券”的持有者從潛在標的資產獲得現金流。 與其他債務證券不同的是,“資產支持證券”ABS通常會定期返還本金和利息,從而在每次支付週期降低未償付的本金餘額。



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BS)是“資產支持證券”(ABS)的一種,其償付給投資者的現金流來自於由住房抵押貸款組成的資產池所產生的本金和利息。



面臨住房抵押貸款違約風險



據了解,“兩房”的職責就是從銀行和其他貸款發放機構處購買抵押貸款債權,然後將其打包證券化後賣給投資者,並為這些證券提供擔保以防借款人違約。



這意味著,由於這些貸款存在壞賬可能,一旦貸款違約無法收回,則抵押貸款證券就不能兌現,因而這類貸款風險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兩房”的債券屬於“政府機構債券”,但“兩房”並不完全屬於政府機構,因此這些“政府支持企業”的債券並不像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國債一樣屬於安全資產。



而金融學最基本的常識告訴我們,正是由於這類債券存在風險,它們的收益率才會高於美國國債。



根據國家 外匯 局上週五的聲明,2008年至2010年三年間,“兩房”債券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在6%左右。 這一收益率顯然高於美國國債在2008年至2010年之間的平均收益率。

“兩房”關閉大勢所趨




目前,美國政府提出了三個“兩房”改革方案:一、政府除保留現存的聯邦住房管理局這一機構外,徹底退出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二、只有在住房市場出現危機時,政府才能出面擔保住房抵押貸款;三、政府仍然在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將不再通過“房地美與 房利美 ”這樣的政府支持企業來實施,而是通過私有保險公司來實施,在這些公司無法發揮作用的時候,政府才會介入。



顯然,無論最終選擇何種方案,“兩房”的壽終正寢已是大勢所趨。 但“兩房”關閉後,債權人的利益如何得到保證?



由於MBS並非普通的 公司債 [ 127.70 0.01% ] ,其還本付息的背後是“房貸”,因此“兩房”關閉並不影響MBS的安全。 就像雷曼破產並不等於按揭貸款人不必再繼續還本付息。



不過,MBS可能會因此失去流動性而出現價格暴跌。 比如說,如果美聯儲不會繼續QE3購買MBS,結果就是MBS會慢慢失去流動性,導致“兩房”MBS價格下跌。



美國政府在白皮書中指出:“政府承諾確保房利美與房地美擁有足夠的資本來實現任何現在或未來做出的擔保,並有能力負擔起任何債務責任。”並強調,在優先股購買協議(PSPAs)下,政府將保證足夠資金來確保房利美與房地美“有序而從容地關閉”。



在布魯金斯學會上週五舉行的“美國房貸市場重組”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告訴《 第一財經日報 》記者,包括中國在內的投資“兩房”債券的國家和機構不用著急拋售“兩房”債券,因為今天美國政府所提出的這份改革方案的核心只是為政府最終退出“兩房”確定一個過渡框架。



除了堅持要求“兩房”債券由政府信用背書外,中國擁有足夠“話語權”要求美國政府放慢撤出步伐。 由於美國房地產市場依然脆弱,預計“兩房”改革可能需要幾年時間,美財長蓋特納已經暗示需要5至7年。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短期內“兩房”債券風險有限,但長期內中國仍然需要在 外匯 投資結構上作出戰略性改變,例如利用對沖交易減少“兩房”債券風險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