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0日星期三

控制人口有代價 享罷紅利須還本

昨文介紹日本戰後人口政策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以及該國的人口老化問題。可以說,因為有「人口過渡」機制在,經濟自然發展也會導致人口老化,這可從歐洲經驗得知;日本當年的人口政策,推出於人口未始老化之時,正面經濟效果十分明顯,不僅有利戰後復蘇,還導致私人儲蓄增加,有力支援其後二十年高速發展和起飛。不過,到了人口老化無可避免發生之日,幾十年前的政策卻大大加劇老化速度和程度──日本人口曲線雙峰一過,後面便是最陡坡、最深谷。政策於上世紀五至八十年代先帶來「人口紅利」,之後便是一百年的還本期;世上原來沒有免費午餐。
日本人口問題,發達國當中最嚴重。○四年,日本人口達到一億二千七百八十四萬的高峰,之後逐年減少,往前看更驚人。據日本國家人口及社保研究所估計,至二○五○年,日本人口將跌至一億;若總和生育率(TFR)不從目前一點三五低值掉頭回升,至本世紀末,人口總數更將勁減至四千七百萬,亦即目前的三分之一,真是難以想像。
至於老化程度,可用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百分比顯示;若此「長者比例」逾百分之七並繼續上升,人口便是「老化」。日本早於七十年代初便達至此值;二千年之時,比例上升至百分之十七;同樣上升幅度,日本比歐洲快四倍。如無意外,此值將於二○二五年續升至百分之二十九;至二○五○年,甚或升至百分之三十六,即每三個日本人當中,便有一位適齡退休的長者。這種巨大變化,亦可用人口三角(population pyramid)的變形顯示;➀起初,三角形是標準的上尖下闊,後來變成橄欖狀的上下尖、中間闊(現時發達國一般如此),將來再變成上闊下窄的倒轉三角。
由於日本於戰後第四年急急推出人口控制政策,故只有四年左右的嬰兒潮,之後出生率便急跌;其他國家的嬰兒潮延續十年以上,故日本人口老化出現最早,比歐洲平均早十年,比德國早十五年,比中國早二十五年。(德國的人口老化,主要不因嬰兒潮。二次大戰之後,德國分東西,東德與東歐各國一起併入「鐵幕」;其後西德經濟發展加速,勞動力不足,無法輸入東德的剩餘勞動力,短絀數年之後,突然開放接納外國移民,但十多年之後發覺產生很多社會問題包括種族和宗教糾紛,於是又復嚴格限制移民入口;一寬一緊,亦形成一個人口曲線上的狹峰,比其他西方發達國更高更顯著。)
日本人口老化既為天下先,其經歷及對策自然為其他國家留意。引致人口老化的原因,不同國家之間,大處有分別(如上述德國),細緻方面,亦多所不同。舉例說,日本總體TFR下降,主要因為婦女晚婚、離婚和不婚率近幾十年明顯上升;➁已婚婦女的TFR,則自六十年代以來大體保持不變。不婚率上升,則與日本文化特殊因素有關。傳統日本家庭中的年長父母由長子媳照顧;生育率普遍下降後,男子中的長子比例增加(因為少了次子、三子),故從女子角度看,理想的結婚對象減少,結婚意欲隨之下降。儘管產生老化的原因不盡相同,所引起的社會影響卻有普遍性,日本社會提出的對策,亦大有參考價值。
一般而言,人口收縮和老化引起消費和投資總量下降,最終導致GDP萎縮(政府便是有龐大儲備,亦不能無了期增加公共開支,保持GDP不跌);在GDP三成分之中,消費比例增加,投資份額則減少,因為大批老年人進入生命周期後段,消費從有盈餘變成有赤字;此現象,在日本這個高儲蓄社會亦觀察到。政府開支的壓力來源亦會大變——教育需求下降,社保醫療等需求上升。不過,重新調配公共資源很困難,例如削減教育開支,必遇日本強大教師工會的「不可抗力」反對;彼加此不能減,財赤上升無可避免。日本國債淨值,近年趨近GDP的兩倍,政府處理財政,不會輕鬆。
當然,解決人口老化帶來的各種難題,政府不是唯一力量;個人和市場的反應,往往出人意表。日本民富國窮,社會並非沒有活力,這點不能從它近年GDP增長停滯不前看出,因為日本人口現時正在作「正常收縮」。幸運的是,日本發展經濟早着先鞭,社會「先富後老」,應付問題的本錢,比一些「富老同步」或「未富先老」的社會充裕;如何「縮碼」(downsize),主要是技術問題。
註:➀人口三角顯示人口的男女及年齡分布;縱軸顯示年齡,橫軸顯示每一年齡人數,男左女右,大致對稱,但由於女性一般較長壽,故三角形頂部右邊比左邊略寬;➁例如二十至三十四歲年齡組的日本婦女已婚率,一九九○年比一九七五年下跌四分一。

2009年9月29日星期二

從日本人口變化看經濟發展

續昨。要明白日本的人口問題,最好先看看歐洲在工業革命、晚殖民主義時代特別是十九世紀初至二次大戰前夕的那段大規模人口遷徙史。
百多年之間,歐洲向美洲「新大陸」輸出超過五千七百萬名移民。主要輸出國是英國、愛爾蘭(一千八百萬),意大利(一千一百萬)和西、葡(六百五十萬);其他如奧、匈、德、俄等國,各輸出二至五百萬不等。最大目的地是現今的美國(吸收三千四百多萬),其次是阿根廷、烏拉圭(七百萬)、加拿大(五百萬)、巴西(四百多萬)。歐洲在那段時間裏,人口平均二億六千萬,故這個為數五千多萬人的移民潮,實在非常巨大。(另一比較:在殖民主義時期,從非洲掠走運抵美洲的黑奴總數為一千二百多萬。)
引起這個歐洲越洋移民潮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那就是(一)歐洲工業革命之後,經濟和衞生條件改善,人口劇增;(二)機械取代大量農業勞動力,農村失業率上升;(三)美洲有大量富饒土地,但欠勞工。歐洲當年的勞動力或人口「過剩」問題,靠殖民主義槍炮之力「解決」了。
在亞洲,同樣的人口壓力出現在明治維新之後急促現代化的日本,但日本的海外殖民計劃卻不斷遭遇阻力,最後在二次大戰之中全然失敗了。日本著名人口學家黑田俊夫(Toshio Kuroda)和中國學者王勝今,對日本於大戰前夕推出的殖民計劃有詳盡研究。一九三六年,日本決定向中國東北(偽滿)大舉移民,是為當時「七大國策」之一。具體做法是從三七年起,以二十年時間向偽滿輸出五百萬日本僑民,目的是讓日裔成為「滿州國」的五族之一,佔總人口一成。實際上,日本在三七至四五年間,向中國東北進行五次大規模移民;至二次大戰結束,居於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僑民人數已達一百七十萬。
日本戰敗後,人口停止輸出,已輸出的大部分歸國。另一方面,戰爭一停止,日本的出生率即馬上飆升,TFR(婦女總和生育率)亦於一九四七年達到三十年代以來的高峰值四點五四。四五至四九年的特高出生率,形成日本戰後第一個嬰兒潮。有這兩方面的人口壓力,加上戰敗之後物質匱乏,日本政府遂於四八年推出《優生保障法》,讓墮胎事實合法化,並大力推行計劃生育;五○年,日本的TFR顯著回落至三點六五。大多數西方國家都在戰後頭幾年裏錄得人口急遽增加,形成戰後嬰兒潮;這個現象一般維持十年,但在日本,在強大政策壓力下,只維持了四年。之後,日本的TFR便一直急跌,至七五年跌破「補充值」二點一。這個急起急跌現象,造成日本近代人口曲線上第一個峰頂;二十五年之後,這個戰後嬰兒潮繁殖出另一嬰兒潮,形成第二個峰頂。不少西方國家也有此第二嬰兒潮,但並不顯著,如在法國的人口曲線上幾乎看不出。日本便是利用這兩個峰頂之間的空隙,創造出亞洲經濟第一「奇迹」。
我們看看日本人口經濟學家松谷明彥(Matsutani Akihiko)怎樣解釋這個人口雙峰如何在有利時機底下創造經濟奇迹。前面說過,戰後不久,自五○年起,日本的出生率在人口政策控制之下急跌,勞動者的撫養比降低➀,平均家庭儲蓄率上升,經濟投資資金大量累積。另一方面,在戰後幾十年裏,日本以出口為主的經濟相對開放,西方技術輸入容易,日本倚賴這個技術水平差,帶動經濟高速發展。➁ 可是,到了一九七五年左右,日本生產技術水平已趕上西方,科技差大體上消失,技術突破要靠本身科研能力。這個負面因素的效應可從日本戰後GDP增速變化看出:六十年代平均年增速是百分之十,七十年代降至百分之五,八十年代進一步下降至百分之四。七十年代初,日本戰後嬰兒長大成人,進入勞動市場成為生力軍,但這個良性效應影響始終有限;戰後嬰兒潮中最後(一九四九年)出生的那批人,今年剛好六十歲,準備退休,但自九五年起,日本適齡勞動人口已開始下降。換句話說,日本已過了人口雙峰之間的有利期。
與此相應,九十年代日本GDP年增幅平均跌至百分之一點四;進入千禧年之後,翻身乏術。近十多二十年來,一切刺激經濟政策,無論資金數量有多大、用了多少次,都顯得無效。撫養比增加,日本家庭負擔日重,不願增加消費,日本公司也因此不願在本國投資。這個情形,將愈來愈嚴重。這就是日本要面對的人口現實和經濟前景。
註:➀撫養比(dependency ratio)通常定義為「零至十四歲人口」與「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之和,除以「十五至六十四歲人口」;➁日本戰後因為採取親西方特別是親美外交政策,西方科技輸入不設限;美國知識產權不少以低價轉讓給日本,書籍版權更以「外援」名義無償贈送,至八十年代才結束。

六十福壽談人口

新中國六十大壽將至,筆者打算寫一輯文章,從人口學宏觀角度看中國往後經濟發展和大國崛起;如無其他突發要事須優先評論,這就會是本欄這幾天的主題。談經濟發展,一般多着眼政策和體制;人口因素較少人注意,卻很重要。歷史上,西方殖民主義和東洋軍國主義的出現,後面都有重要的人口因素;晚近一點,日本十多年來內部投資萎靡、消費不振,總體經濟表現乏善可陳,但一些方面的發展如機械人科技,卻表現突出,其實都和日本的人口趨勢和結構有關。
人口學非如經濟理論般枯燥無味,筆者有一次聽芝大商學院計量經濟學家Arnold Zellner講發達國人口不足,此老搞笑說:「急遽增加人口很困難,像要一個女子一年懷孕多次生一打小孩,沒可能做到,但你便是想想怎麼做,也挺有趣耶。」從現實生活看,一些人口政策更會引起意想不到的後果。內地一位社會學家指出,受一孩政策和國人重男輕女傳統影響,適婚人口當中男多女少,引致所謂的「婚姻擠壓」;這個現象,台灣五十年代有先例,當時適婚男女比例高達1.38:1,結果不僅男子成婚難,還影響已婚者的婚姻穩定,女性婚外情事增加。
談人口,離不開數字,筆者選幾組有趣的介紹,大家若忘記細緻,還會記得梗概。➀ 公元零年,世界總人口二點五億,至十六世紀中葉增加一倍,至十九世紀中葉之前又增一倍,至二十世紀中葉再增一倍,達二十五億。此二千年裏,世界總人口翻一番(乘二)所需時間愈來愈短,頭一次用了一千五百多年,第二次約三百年,第三次只需一百年。至元二千年,世界人口已達六十億,比一九五○年之數增加一倍多一點;這次翻一番,只需四十年。➁ 不過大家不必太擔心,翻番速度正在放緩;一般預料,至二○五○年,世界人口只會再增一半至九十億。馬爾薩斯擔心人口增加太快引致糧食短缺,人類大多數最終要餓死,但古典經濟學家Henry George卻說:「牙鷹和人類都吃雞;不同之處,牙鷹吃雞,愈吃愈少,人類吃,愈吃愈多。」
世界人口分布,主要在亞洲和歐洲,二千年來比例相當穩定,公元零年至二次大戰後的一九五○年,亞洲總人口經常都是歐洲的四至五倍;這個人口倍數不奇怪,論土地面積,亞洲是歐洲的四點四倍。非洲人口本來一直和歐洲相若,但在整個殖民時代三百年裏,歐洲人口增加很快,非洲卻跌了一成,主要是給歐洲人屠殺和運到新大陸當農奴。二次大戰之後,歐洲人口增幅放緩,不久便讓非洲及美洲超前了。元二千年的世界人口分布,亞洲居首,佔世界總數六成;美洲次之,非洲和美洲差不多,各佔一成三左右;歐洲則只佔百分之八,往後還會減少,那是因為歐洲所有國家都完成了「人口過渡」(demographic transition)。
所謂「人口過渡」,指一國死亡率因醫療衞生改善而下降,出生率則因為好幾個複雜原因,隨後下降更快,以致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減死亡率)下跌。➂ 人口過渡首先於十八世紀末葉在法國出現,過程需時也最久,歷一百八十五年才完成;其次是北歐的瑞典,也用了一百五十年;德、意、西等國的人口過渡,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才開始,九十年左右便完成。過渡完成之後,婦女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 TFR,即婦女一生生育子女數的平均)一般比開始之時下跌五至七成。西方的人口過渡,大體上是自發,政府少干預,過程緩慢。在亞洲,尤其在日本和中國,由於政府推行嚴格生育控制,人口過渡需時短得多;TFR顯著下跌,更是在人口一輪急增之後、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在西方,TFR從4降至2,大約要一百年;在日本,只用了十年(一九五○至六○年);在中國,亦只需二十年(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人口學家發現,TFR= 2.1是所謂「補充值」,低於此值,則總人口長期趨降(不是馬上下降)。日本自一九七五年起,TFR持續低於2.1,其總人口於二○○四年見頂;現時日本的TFR,約為1.35。中國的TFR,於九十年代初降至2.1,去年估計是1.77;比照日本經驗,中國人口將於二○三○年之前見頂。
上述人口數字,都是講總量。發展綜合國力,總量是重要因素,但人口總量與經濟發展特別是GDP增速,之間關係並不明顯。對影響經濟發展而言,年齡結構比總量重要得多。日本二十年前的人口年齡結構與現今中國很相似,變化發生先中國約二十年,故要明白中國未來人口問題,日本經驗可茲借鑒。下一步要講的,便是日本人口問題。
註:➀這組文章,資料出處太多,不逐一列明,待最後一篇才介紹若干主要參考;➁遠古人口資料,亞洲尤其中國最準確,歐洲差很遠,其他地方,更只能用零碎的人類學和考古學資料湊併估算出;➂出生率下降原因,包括嬰兒成人率提高,婦女時間價值提高、父母因此追求子女質先於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