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8日星期一

Advanta停止放款 突顯美國信貸問題

美國第十一大信用卡營運商Advanta決定抽回百萬名客戶的額度;對經濟和銀行業來說,這都是不好兆頭。這也不能怪主要經營小型企業信用卡業務的Advanta,因截至3月底止,集團無法回收的債務已達到20%;反觀美國銀行業壓力測試使用的二年累計虧損率指標,一般狀況在12%至17%,較惡劣的狀態為18%至20%。Advanta雖出價14億美元購回其所擔保的貸款,但僅為原有價值的65%至75%,顯示其資產組合將惡化。


貸款「領先指標」

Advanta和美國其他信用卡公司和銀行業者有所不同。集團在經濟受重創的佛羅里達州和加州擁有大量業務,其業務在2006和07年強勁增長,但回想起來,這二年並不是信用卡業最繁榮的時候。在好景中相輔相成的小型企業與地產業,二者間的互動也進入惡性循環。許多小型企業老闆拿自己的房屋抵押來融資創業,但現在房屋價值已消失。許多小型企業的業務也受房地產景況所左右。因此,也許Advanta只是遭市場機制淘汰的個案,可能是一個清理以往過度投資的過程,而非趨勢。

另一方面,該公司被視為指標也不為過。

「Advanta是全國知名的品牌,將被視為領先指標,是第一家倒下的業者。」預付卡公司Maverick Network Solutions執行長Jim Shanahan向《費城詢問報》說:「該產業面臨超過20%的壞賬……但若果真是20%,這還是未出現過的狀況。」


自2007年開始出現一個以往罕見的趨勢,許多次按抵押貸款人紛紛放棄償還房貸,選擇保留信用卡來購買生活必需品;當前小型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可能是這個趨勢的延伸,企業主可能做出類似的選擇,決定放棄償還商務信用卡債務,保留個人的信用卡,但隨着企業倒閉,個人信用卡壞賬也會隨之升高。


也就是說,抵押貸款和企業貸款為領先指標,消費性貸款將步上後塵。


Advanta的遭遇並非我們質疑政府壓力測試假設條件是否充分反映問題嚴重性的唯一理由。穆廸早前指出,信用卡全行業的壞賬註銷將在2010年年中達到12%峰值,這相當於二年內累計虧損22%,但這還只是穆廸的預測中間值,並不是最糟糕的預測值。


儘管聯邦儲備局盡心盡力地支持信貸市場,Advanta事件再一次暗示,信貸趨緊與經濟萎縮可能已形成惡性循環。銀行業分析師Meredith Whitney認為,由於銀行業正在努力去槓桿化和保留資本,估計到2010年年底,美國信用卡業提供的信用額度將收縮2.7萬億美元或50%;這勢必限制消費支出,打壓企業盈利,進而催生新一輪壞賬。


新的監管政策提案希望限制信用卡公司調高利率和收費的能力,雖然從長期看或許是必要的,但這項新政策短期將帶來去槓桿化的負面衝擊,進而降低市場信貸供應量。


一些信用額度下降的企業無疑將因此被逼到死角,許多企業將放慢擴張腳步,或者降低投資及裁員。


Countrywide翻版?


這對美國而言尤為困擾,因一般估計美國小企業創造的就業新機會,佔全國民間部門新職位的三分之二。美國小企業的增長與活力,與個人信貸額度增長及取得信貸難易程度息息相關,這並非偶然。


在美國歷史上,各種各樣的創業故事層出不窮。雖然經濟衰退讓美國人失業,但他們或者通過使用退休金,或者將住房抵押,或者刷爆信用卡,創立了一個個新的企業。雖然當中許多企業倒下,這個過程還是為社會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


不過,在這一次,以上三種籌資方式都面臨著困難。這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次的復蘇力度將孱弱一些,反轉下跌的風險也更大一些。


因此,如說Advanta倒下可能只是特例罷了,大型銀行與我們大家可能也走在復蘇的大道上。
還記得嗎?人們先前也說,Countrywide只是個特例,但結果呢?

總統顧問:美經濟露曙光危機未完

美國總統奧巴馬政府一名高級經濟顧問表示,縱然近期美國經濟露出新曙光,但並不代表環球危機已完結。

六十九歲的哈佛大學經濟學家費爾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是奧巴馬政府經濟復蘇顧問委員會成員。前天他在世界旅遊業研討會中表示,這次金融危機肯定是他職業生涯中所見最嚴峻的一次。

他表示,近期證據顯示美國未必正步向持續復蘇之路。他指出,歐洲經濟與美國同樣糟糕,甚至可能更差,而日本所受衝擊更甚。數周以來,股市回升,美國銀行業公布理想業績,美國輿論的論調因而變得樂觀。費爾德斯坦表示,這只是短暫現象,因為壞消息的影響遠較好消息為大。

他表示,華府的八千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橫跨未來兩年或以上,今年只佔三千億美元,而市場推測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出現一次性的回升。

費爾德斯坦表示,美國三分一房屋現時的按揭價值,已低於貸款價值,更多業主可能選擇停止供款,離開按揭市場,這將進一步打壓樓價,引致下跌旋渦。他指出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
費爾德斯坦表示,二〇一〇年可能出現復蘇,但這僅是一種希望。他警告,危機過後,美國出現龐大貿易赤字,美元下跌的風險將迫在眉睫。


三周以來美國的壞消息一浪接一浪。根據官方數據,美國經濟今年首季下滑百分之六點一

中央推八項優惠台灣政策

海峽論壇大會昨天上午在廈門舉行,中共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在會上釋放八項利台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國方面願意與台灣方面商談簽署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王毅表示,中國願意協助台灣解決經濟困難,將公布各項落實方案。


一、推動中國企業赴台投資—中國主管部門近期將組織電子、通訊、生物醫藥、海洋運輸、公共建設、商貿流通、紡織、機械、汽車製造業等行業的骨幹企業赴台投資考察。


二、中國主管部門將組織農產品採購團—今年內在上半年與下半年兩次赴台採購水果、蔬菜、水產品及農產加工品。企業也將組成採購團,五、六、七月三次赴台洽商採購台灣工業消費品、日常生活用品、食品深加工產品和特色工藝商品。


三、鼓勵台資企業拓展中國市場—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台資企業拓展中國市場,並參與中國擴大內需的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建設。


四、增加中國居民赴台旅遊人數—今年內爭取超過六十萬人次赴台灣旅遊。


五、推動協商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中國方面願意以積極和開放態度,與台灣方面商談簽署符合兩岸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儘早展開正式商談。


六、再開放十一項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新增統計、審計、價格鑒證師、社會工作者、國際商務、土地登記代理人、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企業法律顧問、註冊安全工程師、勘察設計領域的註冊結構工程師和註冊土木工程師等十類共十一個項目。


七、中國增設四個台灣農民創業園—中國在原有批准設立十一個台灣農民創業園基礎上,新增設立福建莆田仙游、福建三明清流、安徽巢湖和縣、江蘇淮安淮陰4個台灣農民創業園。


八、許可律師事務所在兩地試設分支—許可台灣地區律師事務所在福州、廈門兩地試點設立分支機構,從事涉台民事法律諮詢服務

奧巴馬繼承布殊戰爭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那裏的形勢「危殆」,美國主流媒體如是說。奧巴馬總統宣稱:「我們要尊重他們(巴基斯坦)的主權。但是我們也認識到我們有極大的戰略利益,極大的國家安全利益,需要肯定巴基斯坦是穩定的,而且結局不會是一個核武裝的好戰國家。」

巴阿猶如藩屬美國

奧巴馬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總統扎達里和卡爾賽召到白宮。要他們全力以赴,消滅「基地」和塔利班,這是宗主國對藩屬的關係。美國可以對名義上的主權國家發號施令,要她們做這個,做那個。這倒不是奧巴馬的發明,是美國歷來自命世界的主宰。
其實奧巴馬政府早就加強了它的秘密空中戰爭和特種部隊突襲。打死的大多是無辜老百姓。五月四日下午,美國空軍襲擊阿富汗法拉省兩個村莊格拉奈和施萬,炸死一百多平民。省長阿明向阿富汗議會報告說,平民死亡一百三十人。後來有線新聞網記者阿曼普爾報道,村民掩埋了一百四十二具屍體。

美軍像往常一樣,先是抵賴,接着又指是塔利班用手榴彈炸死平民,嫁禍美軍飛機。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代表親眼目睹房屋被炸毀,屍體數十具。死者包括阿富汗紅新月會志願者和他的親屬十三人。目擊者說,美機來轟炸時,塔利班早已撤離。當地民眾示威,要求美軍撤走。
最終國務卿希拉莉表示對平民死傷,感到十分抱歉。不過防長蓋茨說:「利用平民傷亡是塔利班戰略的基本部分。」

大規模屠殺平民這不是第一次。去年八月二十二日,美機空襲赫拉特省阿齊扎巴德一個疑是塔利班大院,炸死九十多平民。美軍照例先是抵賴,後來承認炸死三十名老百姓,包括婦女兒童在內,聯合國調查證實有約九十名平民死亡。據人權觀察報告,美國空襲造成阿富汗平民死亡人數從二○○六年到○七年增加了三倍。聯合國說,去年平民死亡人數超過二千。那都是布殊政府的傑作。

奧巴馬上台後,空襲變本加厲。格拉奈和施萬一役,創造了平民死亡新記錄。他拿巴基斯坦核武落入「極端分子」手裏嚇唬人,跟賴斯拿蘑菇雲嚇唬人如出一轍。人們說,他已經接過布殊「恐懼販子總司令」的稱號。他繼承並且擴大了布殊的戰爭,如今完全擁有了阿富汗戰爭。

希拉莉危言聳聽

國務卿希拉莉比奧巴馬還要危言聳聽,她說,巴基斯坦形勢「對我國和世界的安全構成致命的威脅。」要征服一億七千萬人口,擁有強大軍隊的巴基斯坦,區區數千名並不得人心的塔利班有那麼大的能量嗎?

巴基斯坦政府在美國壓力下,由總理吉拉尼出面誓言要消滅塔利班。巴軍向斯瓦特山谷,迪爾山谷和布奈爾展開猛攻。一百三十萬難民(巴政府數位)逃離交戰地區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塔利班指責政府出賣給了美國。話雖然難聽,卻並不非毫無根據。

二○○四年以來,巴軍多次進攻西北邊境部族地區的塔利班。其結果是塔利班反而壯大起來。巴軍的訓練和裝備為的是跟印度打常規戰爭,不適應反起義戰爭的需要,但是戰鬥不力只是原因之一。

巴軍和情報部門長期以來是支持塔利班的後台。目前軍中和情報部門仍然有塔利班的同情者。扎達里其實是個很弱的總統,民眾支持率低,只有百分之十九。而且歷來是軍方主導安全政策。軍隊參謀長卡亞尼不止一次否決扎達里的決策。儘管卡亞尼本人也同美國保持親密關係,並且一再表示沒有政治野心。但是他不能不考慮軍隊,情報部門和民眾的意願,這次卡亞尼沒有參加白宮會談。美國是否能夠完全控制此人,還得等着瞧。

無論如何,巴國民眾反美情緒高漲。特別是奧巴馬下令加緊使用無人駕駛飛機進行謀殺式攻擊以來,一共打死「基地」領導人物十四人。與此同時打死七百無辜老百姓,並且迫使數十萬人逃離家園。此仇不共戴天。這是塔利班反而比過去壯大的重要原因。卡爾賽要求美國停止空襲,美國答稱,打仗不能綑住手腳。

美沒尊重受援國主權

因為阿富汗戰局不利,美國中途換馬,撤掉了裝甲部隊背景的麥基爾南,換上前聯合特種作戰指揮部司令麥克里斯爾中將。這是杜魯門撤掉麥克亞瑟以來,美國第一次在戰爭中途換馬。麥克里斯爾依靠情報和火力突襲,指揮部隊抓獲了薩達姆;炸死了「美索不達米亞基地」頭頭扎卡維。所謂的富創意性的「新戰法」,其實不新,就是在伊拉克實行過的「清剿,佔領和建設」(clear, hold and build)。麥克里斯爾之所以被起用,是因為他早就主張協調特種部隊和中情局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境兩邊的秘密行動。

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戰場視為一體,正符合奧巴馬的「Af-Pak新戰略」。說服布殊去年下令美軍突擊隊越過阿富汗邊界,襲擊塔利班在巴基斯坦庇護所的就是麥克里斯爾。什麼尊重巴基斯坦主權!美國歷來沒有尊重過受援國的主權。何況巴基斯坦拿了百多億美元援款!據說「新戰法」還包括保護民眾。但是特種部隊突襲正是造成平民死傷的重要原因。

奧巴馬和他的國安顧問們真的不懂得人心向背的道理嗎?他在七日宣稱:「美國已經做出持久承諾要打敗這個地區的『基地』,並且支援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民主選舉出來的主權政府。承諾不會動搖。支援將持久不變。」他這麽說是因為蘇聯被趕出阿富汗以後,美國就對巴基斯坦不聞不問。他的這個宣示說明他繼承了布殊的「反恐戰爭」那一套,要打一場勞民傷財自我孤立的無休止長期戰爭。這一切有很強的新保守主義味道。什麼「變革」?萬變不離其宗!

獲邀名單獨欠港交所

港交所(388)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競爭是媒體的「永遠話題」,兩個交易所不存在競爭也是不變的答案。可是隨着國務院發出通知,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成為國家戰略後,香港的疑慮也開始變得更真實了,甚至是上海是次舉辦的陸家嘴論壇,並沒有邀請港交所出席,對此至少港交所管理層更應該心中有數了。

無論如何,陸家嘴金融論壇都是國內金融業界最重要的會議之一,在是次的會議中,中國一行三會(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全是「一把手」親自出席並發言,更重要的是連較少與內地交流的台灣證券交易所也在被邀請之列,而且由董事長薛琦親身出席會議,然而,港交所卻並不在大會的邀請名單之中。

如果如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所言,香港金融市場在國際上和亞洲都有一定的地位,與上海可以互補,何以在如此重要的論壇上,港交所代表卻無影無蹤?就算有一萬個理由,是次港交所的「缺席」,似乎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奧巴馬反彈隨時玩完

美國經過二十六年瘋狂借貸後出現CDO危機;加上戰後嬰兒潮進入退休年齡,相信2007年10月起係美股逆轉期,投資期結束,買賣期開始。自今年3月9日迄今股市大升51%後,5月11日開始又係另一次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嘅日子,即減少高風險項目,轉投低風險項目例如外幣存款、黃金;股票進入減持期。5月11日起應採用保守先行嘅策略,主因係美國消費者病了。去年11月起股市進入均衡點—即好淡因素各佔一半;當投資者強調利好因素時,股市可上升45%;當投資者對利淡因素恐慌時,股市又可回落30%。5月11日起嗰D從3月9日開始入貨嘅trader又獲利回吐。

散戶喜歡高追低沽

大部分投資者皆喜歡做群眾嘅一分子,而唔肯遠離群眾。唔少人响3月初沽貨,响5月又入貨。佢地習慣响股市短期見底前沽貨,以及股市短期見頂前入貨。

油價由2月份32美元一桶升至60美元,升幅85%。雖然油價重返60美元一桶,但IEA估計,2009年需求減少二百六十萬桶一天,降幅創紀錄,為2007年以來新低。以上述估計睇,油價反彈應完成。糖已升至三年高位,小麥更出現新高位,錫亦出現六個月內新高。標普高盛商品指數今年至今已上升20%。原材料價格大升而工業產品價格唔升,進一步壓縮生產商嘅利潤(如果仍然有嘅話)。分析員指出,近期商品價格上升並非因需求上升,而係資金流向造成,與對沖基金、大機構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商品市場炒起有關,理由係奧巴馬上台後嘅言論一直不利美元滙價!中國响過去六個月一直喺國際市場大買原材料,但中國出口一直好唔起來。如經濟一直無法好起來,擔心過去六個月嘅原材料漲價好快告一段落,因為至今為止所謂「經濟復蘇」仍然係投資界一廂情願嘅諗法,缺乏有力嘅數據支持。美國工業生產連跌六個月,已跌至1998年以來最低;ISM指數連跌七個月;工廠使用率係1967年以來最低。

格蛇認為美國樓價見底,但以S&P/Case-Shiller住房指數1997至2006年美國樓價共上升三倍,依家只調整26%,相信仍未足夠。根據RealtyTrac數字,4月份被接管住宅量三十四萬二千間(即每三百七十四個家庭有一個冇屋住),2007年8月至今只接管咗一百三十萬間,未來情況恐怕冇咁理想。

銅價已回落10%,油價亦由60美元跌至57美元,係咪熊市反彈完成?!由去年11月開始嘅「奧巴馬反彈」隨時結束,因為股市上升,經濟卻在惡化,上述情況唔可能長存。

中國4月份工業生產上升7.3%(3月份升8.3%),較事前估計上升8.6%為弱;零售升14.8%(3月份升14.7%),較估計中上升14.5%強;4月出口減少22.6%。中國經濟情況亦未許樂觀。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克魯明上周喺北京表示,美國儲蓄率將繼續上升至佔總收入8%左右,未來美國消費需求會放緩。世界唔可能回到2007年10月危機爆發前嗰種模式——美國人透過加按房屋透支現金過活,未來嘅錢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日本、台灣、香港等亞洲地區。自危機爆發後,美國人儲蓄率由0%上升到4%,相信會繼續上升到佔總收入8%,係美國過去嘅歷史水平。响儲蓄率上升嘅大前提下,美國消費需求放緩乃必然之事。

克魯明認為,未來三年係中國經濟嘅關鍵時刻,能否由出口拉動型經濟轉為內需拉動型,將決定末來中國經濟情況。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已唔可能再依賴出口去拉動下一次經濟復蘇也。

至於低息嘅威力?美國曾出現兩次低利率期,上一次係1930年代大蕭條期,另一次就係2009年。相信今次唔會重演1930年代大蕭條,但似乎進入1990年代日本嘅情況,即唔會進一步下滑,但復蘇卻有困難。今年第一季日本GDP下滑16%(2008年第四季下滑12.1%),係戰後最差,主因係日本出口貨滯銷,令出口下滑26.8%。日本首相已提出15.4萬億日圓刺激方案(1600億美元),希望刺激本土消費信心。

1982年8月開始嘅全球信貸膨脹期到2007年10月結束。整個世界金融業進入去槓桿化時段,傳統嘅投資技巧例如價值投資法、買入後長期持有已不管用。喺漫長嘅去槓桿化過程中,股市只有進入極度偏低才可入市吸納,股價一旦重返正常水平便獲利回吐。

長達三十年(1978年開始)嘅環球化(Globalization)進程亦進入結束篇,2008年貨櫃船載貨量減少20%,去年4月開始嘅美元上升周期到今年2月亦結束。美債(三十年期)息率接近5厘,而自1994年起美債(三十年期)息率從未超過5厘。標普五百指數由3月9日至5月15日回升37%,上述升幅係建基於假設美國樓價進入穩定期。上周標普五百指數已進入阻力區,銀行股指數亦完成大反彈,只有金屬股指數及石油股指數仲有一DD上升空間(但距離阻力區亦不遠矣)。


1999年5月7日英國財政部宣布出售黃金儲備後,澳洲、瑞士、荷蘭等國家亦將黃金推出市場,令金價自2001年跌至252美元後一路上升,更一度打破1000美元,因新興國家央行紛紛購買黃金,尤其係中國同俄羅斯。

過去十年歐洲銀行共售出三千八百噸黃金,收回560億美元,賬面損失達400億美元。中國2003年至今共購入四百五十四噸,六年內上升一倍,成為世界上第五大黃金儲備國,不過只佔外滙儲備1.6%(世界平均水平10.5%),相信仍會繼續購買。喺美元弱勢下,金價有機會上望1000美元。

湯森路透向投資界調查今年第一季標普五百純利預測:上周係負36.3%(對上一周係負35.1%),即繼續向下調。

股票市場由2007年10月開始從「投資者」市場進入「買賣者」市場。嚴格D講,由2007年10月起股票市場再冇長線投資對象,只提供短線買賣機會。唔同行業有如十五隻吊桶,七上八落。例如今年3月9日有線電視台嘅股市評論員青姐流淚時,你有冇入貨?最近有人高唱恒指睇20000點,你又點做?所謂經濟復蘇論,早喺去年5月已開始有人講,至今已講咗一周年……。作為趨勢投資者,永遠唔會猜測何時見頂及何時見底,因為佢地早已知道:人類係冇預測能力嘅。

應鎖定部分利潤

1930年道指亦曾出現過52%幅度嘅反彈,但到1932年美股才見底,總跌幅達89%。熊市中大部分時間反彈幅度可由19%至39%,最高可達67%,各位請唔好將反彈市說成熊市結束。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係股市Liquidation期,拋售股票係為咗套現,此乃熊市一期。2008年11月起進入評估股票價值期,形成個別股份有升有降。嗰D喺2008年10月前被保留下來嘅現金,都响呢段時間入市。唔少人因相信牛市已開始,而將所有資金投入股市;不過,實質經濟仍在惡化中。股市又再次進入阻力區,股票吸引力迅速下降,大部分原材料價格已完成反彈,相信好快又再次回落。投資者喺5月20日前最好鎖定部分利潤。

另起爐灶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原因

一場金融海嘯,令中國決定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擺脫受美元牽制的困局,與此同時,上海受「欽點」要成為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內地資本市場正準備全方位開放,上周召開的陸家嘴金融論壇中國的金融官員空群而出,紛紛表態力挺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對香港來說,這是一個涉及本地定位、具深遠影響的課題,因為按照中央政府的規劃,日後只有上海才是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那麼香港又會是什麼?沒有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經濟的支柱還剩下什麼?

不少論者向來認為金融中心不像世界工廠,靠的不是地大物博、人多勢眾,香港在法治環境、金融人才、市場的國際化以至管理風險的經驗等各方面,都有上海不可取代的優勢,香港人不應懼怕競爭,也不要以為中國政府欽點就可以令上海必然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事態的發展,令我們覺得國際金融中心之爭涉及一些非香港可以控制的因素,令香港在這場競爭中處於極之不利的地位。

首先,這場競爭並不公平;中國任何一個城市要冒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處理人民幣業務是首要條件,當人民幣成為國際流通及儲備貨幣之後,任何城市擔當處理人民幣的結算、風險管理等的樞紐,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才能得以確立;中央政府既已公開指定上海擔當這個角色,意味着政策傾斜將會由上海處理大部分人民幣業務,香港在這方面既無權參與決策,也沒有辦法扭轉事實,試問在這種情況下,金融中心誰勝誰負不是早已可料嗎?上海要建成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的決策,到底會對香港造成什麼影響?

其次,從政治風險及金融安全考量,中央政府都有自行建立國際金融中心、減低對香港依賴的「誘因」,因為自九七回歸以來,北京雖然用盡各種方法解決香港的政改問題,務求令特區政府逐步邁向北京心目中「以愛國愛港者為治港主體」的理想狀況,可惜事與願違,香港政改不但沒有朝着北京願見的方向走,反而先後因董建華提早下台,曾蔭權從強勢走向弱勢的影響,特區內部無法凝聚出未來政制的共識,而二○一七全面普選的承諾已公諸於世,縱使不願,北京也不可能收回。現在看來,二○一七年如何普選仍沒有半點眉目,二○一二也極可能原地踏步,屆時香港人不滿,全面普選對北京來說風險也就更大;面對無法克服的困難,北京必會盤算在最壞情況下如何可以在香港開放普選而大陸的「損失」又可減至最低?

過去香港是內地唯一窗口,對外貿易、引入國外資金和技術、航運物流等等,幾乎全部經香港包辦,但經過三十年發展,大陸在對外經濟方面已跟國外完全接通,而且在基建上更超過香港的規模,唯一仍然要「靠」香港的,就只剩金融業。試想,如果上海在二○二○年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絕大部分人民幣業務、融資以及資本市場交易都可以在上海進行,香港局勢即使失控,北京也毋須擔心金融市場會受到衝擊。

香港九七回歸前夕中英兩國因政改相持不下,中方最後決定「另起爐灶」,自行籌組臨時立法會和特區政府,對共產黨人來說,只要有意志有決心,什麼事不能成功?現在正是領導人顯示決心打造「自己的國際金融中心」的時候。上海位處長江下游,航運受泥沙淤積而水淺,不能行走大型貨船,中國政府於是在老遠的洋山港另建深水港連接上海,令上海能夠躋身成為國際航運中心。既有前科,縱使條件不足,但只要全面動員,上海又怎會有做不成國際金融中心之理?

香港是時候要想想二○二○年的光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