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7日星期三

掛鈎債券提示通脹尚未猖獗


不相信通脹威脅迫在眉睫者有的說,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叫全球到處出現產能過剩,財經非財經機構借貸槓桿大事拆卸,已進一步使市場對諸般物質與服務的需求明顯萎縮。

Brian Hicks of U.S. Global Investors: The bond market shows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before we see inflation(take off).

柏克萊資本公司研究員邁克爾.龐德(Michael Pond)6月初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美國財政部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 TIPS)目前的市價息率顯示未來十年通脹率僅為2%,仍不足為患。


David Rosenberg of Gluskin Sheff & Associates: We have tremendous excess capacity in the economy and declining consumer demand …… and despite all the efforts to boost the money supply, the velocity(or circulation)of money is still in decline.

鑒於美國普通人家的經濟狀況自2007年秋季以來已遭遇沉重打擊,估計家庭財產三年來已減少近四成,而失業人數仍在持續上升。

前紐約美林首席北美經濟師大衛.羅森堡(David Rosenberg)最近表示,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尤其儲蓄與消費模式,正處於巨大轉變中,商界即使有心調高產品價格和服務收費,必也困難重重,資金周轉(velocity of money)仍在減速,因此可以想像,美國上市股份在可見將來依然不容易有盈利增長。

每日美語知新—The standard cause of inflation—too much money chasing too few goods—requires consumer borrowing and spending(as much as before), admittedly unlikely in the current credit crisis. (Levi Folk)

通脹來源的標準答案是太多金錢追逐太少貨物—想叫這種情形恢復舊觀,消費者必須能像以前那樣大事借貸大事消費,但在信貸危機繼續的目前,這顯然是沒有可能的。

低息未益人

《日本經濟四大教訓》一書中,有一節專談日本溢價。由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日本銀行在市場上拆借,就要付出溢價,由25基點到50基點;但到了1997年後,這個溢價到達100基點或者1%,令日本銀行界無可奈何,還好日本政府安排大合併,殭屍銀行被併購後,不必再借款,日本溢價被除名。

但二十一世紀到2008年「九一五」的雷曼兄弟破產後,人人自危,在市場拆借一度消失。Libor是有價無市,而中小銀行或者有毒資產銀行,亦要開始付出溢價,這1%的溢價令到Libor只是幾家大銀行的參考資料,其他銀行借不到,所以美元Libor雖已跌到0.635%,實質利率卻是1.635%,當然比2008年初的3%仍是優惠的,但風險較大的中小企,是享受不到的。

低利率也是大企業的福利,標準劫貧濟富,目前中小企或者評分不高的大企業是借不到長錢的。

一家BBB評分企業,在2008年初發長債的平均利率是6%,雷曼兄弟破產後,利率便升至10%,到2009年5月仍要付出7%,所以Libor雖低,中小企仍痛苦得很。CFO們沒有什麼好日子可過,只能靠短錢度日,何時銀行一改變態度,經濟轉好,銀行開始賺錢,可以有撇賬能力時,才是中小企們的危險期,所以付出高息去借長錢,是買保險,免得銀行變臉時吃不消。

銀行利率基本上已減無可減,Libor低是假象,既苦了存戶,也益不了借戶,誰是得益者?

俄股大勇 投資者無動於衷


昨天在俄羅斯烏拉爾葉卡捷琳堡召開的金磚四國(BRIC)首次峰會,對東道主來說實在有點尷尬。畢竟,中國和印度繼續擔當環球經濟增長動力的角色,今年全年預料將分別錄得7.5%及5.8%經濟增長;巴西經濟預料亦只會輕微收縮1%。

油市回勇帶動 RTS 指數漲70%

相比之下,俄羅斯的表現則遠遠落後,外界普遍預料當地經濟今年將收縮4.5%,不少分析師作出的預測更悲觀。不過,俄羅斯總算有塊無花果葉——股市——「遮醜」。年初至今,莫斯科 RTS 指數暴漲七成,是全球表現最佳的大型股市。

股市大升的最主要原因是石油。俄羅斯是金磚四國中最倚賴能源的成員,石油及天然氣佔當地出口高達三分之二。去年,隨着原油價格下挫,俄國股市節節敗退;今年油價回勇,股市亦重拾升軌。撇除油價因素,大升市並不反映外國投資者重拾對俄羅斯市場的興趣。升市主要靠現有投資者的買賣推動,流入股市的資金仍相對疲弱;除了追蹤新興市場指數所需的資金外,外國投資者不願額外押注俄羅斯。

新興市場基金研究公司 EPFR Global 的數據顯示,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的平均俄羅斯比重僅稍高於6%,只及一年前水平的一半;相比,新興市場投資者的中國及巴西比重卻達15%左右。今年第二季至今,流入中國的資金達65億美元,巴西及印度分別為51億美元及19億美元,俄羅斯敬陪末座,只有14億美元。

投資者顧忌壞賬管治問題

外國投資者如今正陷入兩難:要麼現在入市,儘管已錯失反彈市先機;要麼等待調整。目前因為某些因素不敢輕舉妄動的投資者,相信仍會繼續觀望。壞賬是令投資者有所顧忌的原因之一,俄國企業今年就須為1000億美元外幣債務再融資。

企業管治問題亦惹人關注,挪威電訊公司 Telenor 的俄羅斯投資或被強行變賣就是一例。另一方面,縱使油價高企於每桶70美元對俄羅斯有利,進一步攀升卻會窒礙環球經濟復蘇,連帶俄羅斯亦會受打擊。邀請其他金磚同儕出席一個熱鬧喧嘩的外交聚會算不得什麼,吸引大量投資者重返莫斯科才是挑戰。

歐銀行或再為壞賬撥備二萬億

歐洲央行預測,歐羅區銀行未來十八個月內,可能須就不良貸款及證券投資再撥備二千八百三十億美元(二萬二千零七十四億港元)。

金融風險上升

自二○○七年年中以來,歐羅區銀行估計已撥備三千六百六十億美元。歐洲央行周一發表的最新金融穩定報告表示,過去六個月經濟環境惡化,給企業及家庭增添壓力,金融業風險因而上升。
歐洲央行估計,從金融危機初期至二○一○年底,銀行因有毒資產而撥備二千一百八十億美元,涉及不良貸款的撥備達四千三百一十億美元。

部分歐洲國家樓價預料再下滑,大銀行及保險公司容易面臨資本基礎轉弱的衝擊。報告指出,歐羅區金融體系主要風險包括:銀行可能再失去外界的信心,資產價格再大跌,以及保險商資產負債表收緊;而美國樓價跌幅可能較預期高,經濟不景氣更嚴重,以及中歐及東歐國家的壓力加劇,都令銀行面對風險。

標準普爾昨天的報告亦表示,歐洲銀行去年信貸虧損撥備額較二○○七年增加逾一倍,若去年下半年信貸虧損撥備比率持續,五十家歐洲大銀行將額外撥備五百億歐羅(五千三百七十億港元),預期今年撥備升幅加快,不少歐洲國家今年的貸款虧損會較去年增加一倍。

魯賓尼稱歐低估危機

標普表示,歐洲逾半大銀行的信貸評級前景負面,因它們盈利前景惡劣,市場基本因素轉弱,相信銀行需多年清除不良貸款,這將主導銀行中期業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一指出,面對波羅的海地區經濟惡化,瑞典銀行需要強化資本基礎,平息市場憂慮。

歐洲央行副總裁帕帕季莫斯估計,歐洲銀行業有足夠資本應付更嚴峻的經濟環境,並表示歐洲央行無需要採取進一步措施。

不過,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賓尼昨天表示,美國聯儲局更積極行事,歐洲央行明顯落後,而且低估了金融危機對歐洲的影響程度。

魯賓尼說,歐洲央行一如以往仍非常關注通脹,歐洲政府所花的支出不足,但他認為歐洲明年須及時抽走流動資金,否則會受通脹威脅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恐不保 汇率仍获其他助力推升

美国作为储备货币的前景受到热烈的讨论,可能掩盖其近期走向的实际动能来源.

尽管俄罗斯、中国和巴西拉高分贝,呼吁推出新的全球储备货币,并畅谈要将外汇储备自美元分散至其他币别,但美元本月仍强力反弹.

衡量美元兑一篮子通货的美元指数,已经扳回3月下跌以来约四分之一的跌幅,而美元3月之後下跌主要是受到市场对于金融复苏及景气回升的信心增强影响.

信用紧缩高峰期间停驻在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及公债的巨额资金陆续出走,以寻求更高的报酬,通常是流向美国以外市场,最为明显的去处则为新兴市场.

基金研究机构EPFR估计,自今年初以来,已经有1,040亿美元流出货币市场基金,且有近300亿美元直接流向新兴市场,其中多数是自3月开始流出.

但随着股市涨势停滞,或起码稍事歇息,美元反弹超过3%.

美元这波反弹之际,俄罗斯及中国储备相关的警讯接连不断,且这两大新兴经济巨擘和其经济盟友--巴西及印度即将召开新成立的金砖四国峰会.

**烟幕弹**

为何全球外汇储备大国分散投资流言不断,却未进一步削弱美元呢?

毕竟中国和俄罗斯在全球6.7万亿美元的储备中占有超过三分之一份额,且其储备中起码有50-60%是以美元计价.

可以确定的是,这被认为是美元于4月及5月大跌的主要因素之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及中国官方及民间帐户所持有的美国公债金额单在4月就减少了60亿美元.

但分析师多认为,与近几个月、甚至是未来数月进出美国的庞大民间投资金额相较,这样的金额只是小儿科.

由于股市及债市仍旧受到危机後经济情势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美元走势与股市紧张态势的反向连动很有可能卷土重来.

随着股市势将再次下跌,美元可能再次吸引避险资金,就如同年初的情形一样.

与此相左的是,央行不太可能突然或大幅度变动储备.

首先,俄罗斯、中国或巴西等央行受到美元信心突然或长期下滑的冲击与其他人一样大,因他们手上仍握有数以千亿计的美元有价证券.这些国家也不愿意让金融危机恶化,从而伤害其最大出口地的消费者.

而且,每当美元贬值,至少部分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所在国央行将被迫买入美元,以维持住与美元的汇率联动.因此,美元的下跌总是引发官方买进美元的行动--尽管这部分比例不断降低.

高盛分析师指出,自美元3月开始走软以及原油价格上涨以来,全球外汇储备重拾上升势头.外汇储备去年夏季触及约7万亿美元的峰值.

**SDR疑虑**

另一些人提及近期有关新兴国家将所持美国公债换成国际货币基金会(IMF)债券的争论,这种债券将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计价.

不过短期来看,这些资金转移的规模也可能低于最初预期.
美元在SDR一篮子货币中的比重约在40%,限制了美元资产比例从当前60%左右下滑的幅度.

鉴于中国、巴西和俄罗斯已承诺购买约700亿美元IMF提议发行的债券,其持有的美元资产总量最多将因此减少140亿美元.

IMF坚持认为,美元的统治地位在一段时期内不存在风险."美元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储备货币,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将如此."IMF第一常务副总干事利普斯基周一表示.

这是否意味着,很久之後才可能出现这个风险?

"俄罗斯大幅调整外汇储备中美元比重的可能性仍然极低."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周一向客户表示.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兴市场,资金从美元流向其他主要地区货币的长期趋势会仍会保持下去,且在未来数年可能会增强."

高盛亦持有类似观点,"我们确实相信,美元长期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仍不可撼动,但也毫无疑问地,接连不断的有关外汇储备多元化的传闻将带来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