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4日星期四

中鋼協稱鐵礦石價格被明顯操控建議實施國家戰略儲備

在昨天舉行的一次內部會議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中鋼協)方面表示,協會最近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目前 鐵礦石 市場存在明顯的價格操控問題,建議對鐵礦石實施國家戰略儲備,以實現行業平衡發展。




據中鋼協方面介紹,目前我國是鐵礦石第一進口大國,進口量佔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量的75%左右。 與此同時,全球三大礦山在全球鐵礦石貿易中佔據壟斷地位,並推動價格連年上漲。 受鐵礦石價格上漲的擠壓,中國鋼鐵企業的利潤率連續下降。 中鋼協副秘書長吳新春表示,目前,鐵礦石價格被操控的跡像明顯,去年9月以後,我國進口鐵礦石數量不斷攀升,然而生鐵產量卻處於低位,與鐵礦石進口量不匹配,超量進口明顯。 與此同時,國際上不斷炒高中國的粗鋼產量,鐵礦石價格也從去年年底開始被推漲,目前鐵礦石現貨價格正攀升至200 美元 /噸的歷史新高,指數價格也達到約180美元/噸。



“事實上,去年我國鐵礦石進口平均價僅128美元/噸左右,今年一季度的進口平均價為150美元/噸左右,而現在指數價格已達180美元/噸,可見鐵礦石供應方正試圖把氣球吹得越來越大,以增加鋼企的不安全感。”吳新春分析道。



吳新春還表示,鐵礦石是國家的戰略資源,從法律和政策上明確其戰略儲備非常必要,“建立國家戰略儲備是為解決行業平衡發展問題,而非收益問題”。 吳新春建議國家設立專門機構管理鐵礦石儲備工作,研究並製定鐵礦石戰略儲備的方針、政策、制度與運行管理等體制。 記者了解到,去年,中鋼協和全國14家大型鋼企的負責人曾就鐵礦石對鋼鐵行業產業安全的影響向國務院領導反映情況,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重視,將鐵礦石保障提升到國家資源戰略角度進行研究。

利比亞動亂震動國際金融及商品市場

北非的動亂最近一周漫延到利比亞,並且形勢迅速惡化。 反政府抗議活動已經蔓延至首都的黎波里,且反對派宣稱已經控制了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 當政40多年的總統卡扎菲之子賽義夫稱,班加西、貝達等地的衝突中有96人死亡,這少於《華爾街日報》報導的233人的死亡人數。 中國駐利比亞使館21日證實,中 國華[0.15 -0.67%] 豐公司在利比亞的建築工地20日被搶,上千名中國工人被迫離開營地,試圖徒步返回數百公里之外的首都的黎波里搭機回國。




利比亞的卡扎菲和埃及的穆巴拉克都是長期當政的政治強人。 但面對國內動亂的壓力,穆巴拉克很快就做出讓步,決定不再繼續謀求連任,最終宣布辭職。 而卡扎菲選擇了不得人心的武力鎮壓。 卡扎菲的選擇與利比亞的國情有關。



卡扎菲政權於1969年通過革命成立,由三塊原來相對獨立的地區合併而成,最重要的是的黎波里尼亞,以及東部的昔蘭尼卡。 歷史上,東西利比亞互不統屬。 卡扎菲政變後,進行中央集權改革,但東西部差異依然明顯,而他以的黎波里為單獨首都後,能絕對掌控的勢力範圍,其實只局限在西部。 除前王室政府殘餘力量外,東部也是其他反政府陣營的基地。 利比亞面積比埃及更大,人口卻不及埃及一成,在主要大城市外,部落領袖影響頗大。 卡扎菲當政期間,曾面臨多次政變。 1993年,利比亞人口最多的部落Al-Warfalla公然挑戰卡扎菲,在軍中發動政變。 1980年,東部昔蘭尼卡的杜布魯克曾爆發反卡扎菲起義,令卡扎菲進一步集中資源發展西部,變相令東部長期貧窮,這也是形勢迅速惡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卡扎菲面對目前的挑戰選擇鎮壓,只是他的一貫做法。 聯合國秘書長 潘基文 與卡扎菲交談後,21日向奧巴馬政府簡單介紹了他們的談話內容。 據一美國高級官員稱,卡扎菲暗示說,為保持自己對利比亞政權的控制,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但和前幾次成功鎮壓一些鎮變不同的是,卡扎菲目前面對的形勢更嚴峻。 利比亞報紙QUREYNA報導稱,司法部長穆斯塔法因(政府)“對手無寸鐵的抗議者過度使用武力”而宣布辭職。 利比亞駐美國大使奧賈利21日與卡扎菲正式決裂,並呼籲卡扎菲下台。 另外利比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副團長說,他已經停止執行政府的命令。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卡扎菲所獲支持21日在多條陣線土崩瓦解。 利比亞東部多個城市的居民說,政府安全部隊已從街頭撤回基地,將城市的全部或部分暫時讓給了示威者。 在接近利比亞與埃及邊境的東部城市貝達,目擊者說,軍方第二旅調入市內並向示威者發射實彈之後,當地警察調轉槍口瞄準了這支部隊。 警察的叛變迫使錯愕之中的軍隊撤回了郊外的機場。 21日下午,利比亞空軍兩架戰鬥機飛往地中海小國馬耳他。 《馬爾他時報》報導稱,飛行員對當地有關部門說,他們是在拒絕按命令轟炸利比亞東部城市班加西之後逃往馬耳他的。 班加西是利比亞第二大城市,也是示威的中心。



美國曾與利比亞長期交惡,在上世紀80年代,還曾空襲利比亞。 但經利比亞的努力,雙方關係顯著改善。 利比亞在2003年放棄了其草創的核武器項目,減少了對巴勒斯坦和非洲那些激進組織的支持。 利比亞還同意向與利比亞有關的恐怖主義活動(包括洛克比空難)中的美國受害者家屬支付30多億美元。 如利比亞的局勢並未明顯損害美國的利益,美國強力介入的可能性不大。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美國一位高級官員就利比亞問題介紹說,情況不斷惡化,目前不能排除爆發內戰的可能性,鑑於利比亞當局看來願意不惜一切代價保住權力,美國無力顯著影響這裡的事態發展。 儘管如此,如果利比亞開始大規模鎮壓反對派,將為國外力量的介入提供藉口。



受利比亞可能爆發內戰的影響,全球股市全線下跌。 22日,香港恆生指數、 上證指數[2862.63 0.25%] 、日經225指數分別下跌2.1%、2.62%、1.78%。 截至22日18點,英國、德國股市盤中分別下跌1.04%和0.58%。 由於利比亞擁有非洲最大的石油儲量,紐約4月交割的原油期貨21日大漲6.33%,截至22日17點,又漲2.6%,達98美元/桶,創金融危機以來新高。 美元指數與黃金價格漲幅較小。 21日倫敦黃金價格小漲1.22%,截至22日18點,下跌0.8%。 美元指數21日小漲0.05%,截至22日18點,上漲0.55%。 似乎說明利比亞形勢並未導致恐慌情緒在金融市場漫延。



利比亞動亂對國際金融市場直接影響最大的是石油供應,利比亞每天可出產160萬桶原油,相當於全球產量的2%。 因此直接影響並不大。 但石油市場中對不穩定因素的炒作向來是油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如局勢進一步惡化,國際原油價格可能站上100美元/桶大關。 如果利比亞爆發全面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內戰,並且從突尼斯、埃及開始的動亂漫延到較大的專制國家,並且利比亞集中拋售至多1390億美元的主權資產,有可能導致金融市場大幅的波動。 但目前看來,這種最壞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還比較小。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利比亞政府選擇武力鎮壓動亂,可能引發全國的內戰。 目前來看除國際油價外,金融市場並未受到較大的衝擊。 不過如局勢進一步惡化,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強

法報:美國在中東影響力急劇下降

法國《費加羅報》2月8日文章原題:中東:美國的衰退(作者 雷諾 ·吉拉爾)




短短20年間,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衰落到了何等地步。 1991年2月,當美國發動戰爭,將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的時候,它得到了幾乎所有阿拉伯國家的外交支持。 在這場從沙特阿拉伯的國土上發起的進攻戰中,美國軍隊得到了敘利亞、埃及和摩洛哥軍隊的支持。



在海灣戰爭獲勝後,白宮的主人老布什成功地迫使其盟友以色列出席了一次規模宏大的國際和平會議。 當時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也派代表團出席了此次會議。 正是此次馬德里會議促成了日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在挪威進行的秘密會談,並最終使雙方在1993年9月達成了一項協議。 那時候,美國在其中的影響力是如此關鍵,以至於拉賓和阿拉法特當年是在白宮的草坪上簽署著名的“奧斯陸協議”的。 一年後,約旦與以色列之間的和平條約也是在白宮商定的。 在那個時候,人們想像不出,除了美國之外,誰還能成為中東地區的政治庇護人。



如今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埃及一直是美國在阿拉伯世界最好的盟友。 如今,這個國家的副總統正在與穆斯林兄弟會談判權力分配問題,而穆斯林兄弟會在意識形態上是最為反美的。 在加沙,穆斯林兄弟會的名稱是哈馬斯。 美國不僅把它列入了恐怖組織黑名單,而且已經成功地說服其歐洲盟友也採取了類似行動。



在埃及的反對派陣營裡,所有人都把美國的支持視為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疫。 然而,華盛頓已經公開放棄了穆巴拉克,因而如今美國在尼羅河兩岸已經找不到朋友。 在埃及,沒有人再把美國人的話當回事,因為美國人實在是說得太多,做得太少。 2009年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開羅發表的講話中曾經承諾,將盡快解決以巴之間的衝突。 如今,阿巴斯領導的巴勒斯坦已經按要求完全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但以色列卻在約旦河西岸的定居點問題上—— 這些定居點完全是違背國際法的——未做絲毫讓步。 奧巴馬毫不遲疑地容忍了以色列總理的嘲弄之舉。 美國雖然到處叫嚷支持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但實際上它在這方面卻不採取任何實際行動。 在中東人眼裡,這一立場從長遠來看是行不通的。



在黎巴嫩,美國的影響力也在衰落。 真主黨——它也被華盛頓認定為“恐怖組織”——已經開始間接插手政府事務。 敘利亞的情況呢? 美國剛剛向敘利亞派駐了一位大使,但在要求其降低與伊朗的戰略關係上,美國未得到大馬士革的任何回應。 伊拉克呢? 儘管美國自2003年3月以來已經在這個國家花費了1萬億 美元 的巨資,但伊朗對馬利基政府的影響力顯然要高於美國。



美國新保守派所推行的“大中東民主計劃”的失敗顯然大大削弱了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 對此應感到高興嗎? 當然不。 因為中東這個動盪地區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一個可靠的政治庇護人。 唯此,才有可能給整個地區帶來和平。

外媒:美國對中東和平不感興趣

以色列《國土報》網站2月10日文章原題:美國對中東和平不感興趣(作者以色列籍巴勒斯坦作家薩勒曼·馬薩拉)




應該明確地指出:美國對中東實現和平不感興趣。 該地區的和平不在美國首要考慮問題之列,並且從未符合過美國的利益。 對於那些對該地區情緒不敏感的人而言,這樣說聽來或許很奇怪。 無論誰認為半島電視台是危及美國利益的激進的伊斯蘭主義的喉舌,那麼就請他(或她)更新一下自己的記憶,刷新一下自己的想像,因為這種激進的伊斯蘭主義實際上是由多屆美國政府培植起來的。



應該問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全球有那麼多的地方,這樣一個平民主義的電視台為什麼偏偏選在小小的酋長國卡塔爾紮根。 眾所周知,美國在中東最大的空軍基地就設在卡塔爾。 維基揭秘網公佈的文件披露,卡塔爾是美國轟炸機起飛執行伊拉克和阿富汗任務的基地:現在它叉主動提出,如美國打擊伊朗,它願作為美國的基地,甚至表示希望參加對伊朗的戰爭,並承擔了維護該基地所需的大部分的費用。



更有甚者,卡塔爾的統治者2010年初在與美國參議員約翰·克里會晤時,甚至表示理解以色列的立場,了解以色列人的感受。 他說,不能怪罪以色列人民對阿拉伯人不信任,因為他們的國家長期生活在威脅之中。 卡塔爾還對佩雷斯總統、反對黨領導人齊皮·利夫尼以及其他以色列官員,給予了皇室般的歡迎。



這些消息以及卡塔爾埃米爾與以色列的關係,半島電視台都沒有報導。 但是與此同時,這個平民主義的電視頻道在繼續誹謗其他阿拉伯政權與以色列的關係。 聽上去很荒謬? 實際未必。



所有本·拉丹的錄像帶不知何故都能在半島電視台播出。 這是因為這家電視台還有一個被指定的任務:破壞阿拉伯政權並製造混亂狀態。 這一混亂狀態符合美國的政策,因為華盛頓希望該地區陷於緊張局勢之中;它只想掌握“火候”。



中東陷於緊張局勢之中,對美國經濟有利。 為什麼這樣講,只要提一下去年與沙特簽署的600億 美元 的軍售合同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軍火交易。 該交易將為美國工業帶來好幾萬就業崗位。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什麼華盛頓對中東持續緊張局勢感興趣,就不難理解了。 這種緊張局勢促使該地區各國紛紛簽署大筆軍購合同。 因此,繼續煽風點火——也是通過半島電視台——使那些阿拉伯政權永無寧日的政策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這些政權的存在仰仗美國的支持。 因此美國就可以繼續聲稱,美國推動與富裕的中東國家的軍售交易是源於對該地區的擔心。



這就是為什麼白宮不做任何努力對以色列施壓或推動以巴和平的原因,因為這樣做可能會促進整個地區的和平。 這樣的和平,從軍火商的角度看,可能會使軍火行業閒置,導致成千上萬的美國工人下崗。 這就是半島電視台實際發揮的作用,是為美國“縱火狂”服務的工具。



簡單地說這就是美國的通盤考慮。 問題是,美國這樣做會再次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現實中這樣的跡像已經很明顯了。

2011年2月23日星期三

“十二五”四川交通建設投資將超過4000億元

新華網成都2月23日電(記者陳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四川人為改變這種狀況一直不懈努力。 從今年開始,四川省在未來5年時間裡,將進一步加快交通建設速度,完成交通建設投資將超過4000億元。




記者從23日召開的四川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二五”期間,四川交通運輸發展的總體目標是:5年完成交通建設投資超過4000億元,比“十一五”翻一番。 到2015年,四川基本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交通總體發展水平進入全國前列、西部領先。



據了解,為將四川打造成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十二五”期間,四川將全部建成以成都為主樞紐的11條放射線和2條環線高速公路;實現廣元、遂寧、瀘州等14個次級樞紐(或重要節點城市)均有四個方向以上“十”字形交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打通四川西北方向1條和東南方向3條、北向3條和西南方向2條以及東向9條高速公路的出省通道;基本建成4條高等級水運主通道和長江上游港口群,全面融入國家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據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高烽介紹,“十二五”期間四川將基本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網。 到2015年,力爭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超過6350公里,打通18條進出川大通道,基本建成全省高速公路網,實現四川公路骨幹路網和主要進出川通道由普通公路向高速公路的跨越。 此外,在“十二五”期間,四川還將開工建設雅安至康定、綿陽至九寨溝、汶川至九寨溝等多條高速公路;打通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秦巴山區廣元至陝西、巴中至陝西、達州至萬州等8條高速公路,使四川老少邊窮地區的道路通行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高烽說,四川內河水運建設在“十二五”期間也將加快建設進度,到2015年,四川省四級以上航道將達到1209公里,基本建成瀘州-宜賓-樂山和廣安-南充-廣元兩大港口群,集裝箱吞吐能力超過250萬標箱,基本形成以長江、岷江、嘉陵江、渠江高等級航道為骨架,以六大重點港口為樞紐,干支結合、水陸聯運、功能完善的內河水運體系

CIA稱巴基斯坦有望成為世界第五大核國家

國際在線專稿:據《每日電訊報》2月21日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日前公佈消息稱,雖然國內局勢動盪,但巴基斯坦的核武器數量正在逐步超過英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五大核國家。




報導稱,中情局相信目前巴基斯坦擁有超過100件先進核武器,也就是說,在過去的2年內,該國的核武器數量增加了40%。 中情局認為,雖然巴基斯坦國內政局動盪,但這個國家已經在核武器庫方面逐漸赶超英國,並有望成為位列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中國之後的世界第五大核國家。 而巴基斯坦軍方也證實本國需要更多的核武器以保證在軍力方面壓倒印度。



據稱,從1947年印巴分治後,兩國共發生過3次沖突,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從1998年開始進行核試驗。 美方專家基於巴基斯坦近年來對钚和高純度鈾產量的增加分析稱,相信巴基斯坦擁有110枚左右的彈頭,而其中的一些還可用於 彈道 導彈,這些彈道導彈的射程均超過2000公里,能夠擊中印度很多城市的目標。



據稱,這些核武器被存放在遍布巴基斯坦的倉庫內,而一部分位於主要的空軍基地附近。 巴基斯坦的第一個核反應堆是於1965年在美國的幫助下建造的,而第一個核計劃於1974年完成,當時印巴兩國正在進行一場軍備競賽。 據信,巴基斯坦於1984年試爆了第一顆核彈。

以總理稱伊軍艦通過運河意在阻止中東民主革命

兩艘伊朗軍方艦船22號已經通過埃及的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駛向目的地敘利亞,這是自1979年以來,首次有伊朗軍艦通過這條戰略水道。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回應,伊朗是在利用北非中東的政治震盪,實際上是要阻止民主革命。




經過蘇伊士運河的兩艘伊朗軍艦,包括一艘護衛艦和一艘補給艦,在當地時間22號早上5點45分進入運河,行駛近10個小時後,於下午3點半進入地中海,前往敘利亞參與訓練活動,預計3月3號回程再次經過這裡。 有海運匿名人士透露,伊朗為此向埃及支付了30萬美金。



蘇伊士運河北端距離以色列只有100公里,軍艦前往敘利亞將經過加沙附近海域,令以色列神經緊張。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伊朗意圖利用從阿富汗到馬格里布(北非數國)的政治震盪,其實它意圖破壞民主革命。它意圖阻止民主革命,它意圖熄滅燈火,帶來另一個黑暗的時代,就像現在德黑蘭的處境那樣。”



以色列總不過以色列副總理亞阿隆22號就表示,雖然這件事是來自伊朗的挑釁,但這兩艘軍艦對以色列不會形成緊急威脅。 以色列媒體還引述海軍消息指軍方會密切關注伊朗軍艦的行程,但不會輕舉妄動。



有在以色列的伊朗裔獨立評論家就表示,伊朗走出這一步,預示著中東新格局的形成。 伊朗政府很有可能繼續類似舉動,除了加強與哈馬斯,真主黨等組織的聯繫,也在國內爭取加分。



三十多年來埃及守住紅海門戶,作為以色列和美國的盟友,與伊朗在中東唱反調。 有分析指,埃及這次放行,預示著伊朗和埃及很可能恢復邦交,未來將出現對以色列的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