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9日星期二

從日本人口變化看經濟發展

續昨。要明白日本的人口問題,最好先看看歐洲在工業革命、晚殖民主義時代特別是十九世紀初至二次大戰前夕的那段大規模人口遷徙史。
百多年之間,歐洲向美洲「新大陸」輸出超過五千七百萬名移民。主要輸出國是英國、愛爾蘭(一千八百萬),意大利(一千一百萬)和西、葡(六百五十萬);其他如奧、匈、德、俄等國,各輸出二至五百萬不等。最大目的地是現今的美國(吸收三千四百多萬),其次是阿根廷、烏拉圭(七百萬)、加拿大(五百萬)、巴西(四百多萬)。歐洲在那段時間裏,人口平均二億六千萬,故這個為數五千多萬人的移民潮,實在非常巨大。(另一比較:在殖民主義時期,從非洲掠走運抵美洲的黑奴總數為一千二百多萬。)
引起這個歐洲越洋移民潮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那就是(一)歐洲工業革命之後,經濟和衞生條件改善,人口劇增;(二)機械取代大量農業勞動力,農村失業率上升;(三)美洲有大量富饒土地,但欠勞工。歐洲當年的勞動力或人口「過剩」問題,靠殖民主義槍炮之力「解決」了。
在亞洲,同樣的人口壓力出現在明治維新之後急促現代化的日本,但日本的海外殖民計劃卻不斷遭遇阻力,最後在二次大戰之中全然失敗了。日本著名人口學家黑田俊夫(Toshio Kuroda)和中國學者王勝今,對日本於大戰前夕推出的殖民計劃有詳盡研究。一九三六年,日本決定向中國東北(偽滿)大舉移民,是為當時「七大國策」之一。具體做法是從三七年起,以二十年時間向偽滿輸出五百萬日本僑民,目的是讓日裔成為「滿州國」的五族之一,佔總人口一成。實際上,日本在三七至四五年間,向中國東北進行五次大規模移民;至二次大戰結束,居於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僑民人數已達一百七十萬。
日本戰敗後,人口停止輸出,已輸出的大部分歸國。另一方面,戰爭一停止,日本的出生率即馬上飆升,TFR(婦女總和生育率)亦於一九四七年達到三十年代以來的高峰值四點五四。四五至四九年的特高出生率,形成日本戰後第一個嬰兒潮。有這兩方面的人口壓力,加上戰敗之後物質匱乏,日本政府遂於四八年推出《優生保障法》,讓墮胎事實合法化,並大力推行計劃生育;五○年,日本的TFR顯著回落至三點六五。大多數西方國家都在戰後頭幾年裏錄得人口急遽增加,形成戰後嬰兒潮;這個現象一般維持十年,但在日本,在強大政策壓力下,只維持了四年。之後,日本的TFR便一直急跌,至七五年跌破「補充值」二點一。這個急起急跌現象,造成日本近代人口曲線上第一個峰頂;二十五年之後,這個戰後嬰兒潮繁殖出另一嬰兒潮,形成第二個峰頂。不少西方國家也有此第二嬰兒潮,但並不顯著,如在法國的人口曲線上幾乎看不出。日本便是利用這兩個峰頂之間的空隙,創造出亞洲經濟第一「奇迹」。
我們看看日本人口經濟學家松谷明彥(Matsutani Akihiko)怎樣解釋這個人口雙峰如何在有利時機底下創造經濟奇迹。前面說過,戰後不久,自五○年起,日本的出生率在人口政策控制之下急跌,勞動者的撫養比降低➀,平均家庭儲蓄率上升,經濟投資資金大量累積。另一方面,在戰後幾十年裏,日本以出口為主的經濟相對開放,西方技術輸入容易,日本倚賴這個技術水平差,帶動經濟高速發展。➁ 可是,到了一九七五年左右,日本生產技術水平已趕上西方,科技差大體上消失,技術突破要靠本身科研能力。這個負面因素的效應可從日本戰後GDP增速變化看出:六十年代平均年增速是百分之十,七十年代降至百分之五,八十年代進一步下降至百分之四。七十年代初,日本戰後嬰兒長大成人,進入勞動市場成為生力軍,但這個良性效應影響始終有限;戰後嬰兒潮中最後(一九四九年)出生的那批人,今年剛好六十歲,準備退休,但自九五年起,日本適齡勞動人口已開始下降。換句話說,日本已過了人口雙峰之間的有利期。
與此相應,九十年代日本GDP年增幅平均跌至百分之一點四;進入千禧年之後,翻身乏術。近十多二十年來,一切刺激經濟政策,無論資金數量有多大、用了多少次,都顯得無效。撫養比增加,日本家庭負擔日重,不願增加消費,日本公司也因此不願在本國投資。這個情形,將愈來愈嚴重。這就是日本要面對的人口現實和經濟前景。
註:➀撫養比(dependency ratio)通常定義為「零至十四歲人口」與「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之和,除以「十五至六十四歲人口」;➁日本戰後因為採取親西方特別是親美外交政策,西方科技輸入不設限;美國知識產權不少以低價轉讓給日本,書籍版權更以「外援」名義無償贈送,至八十年代才結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