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3日星期五

中國的通縮與實體經濟表現有關係嗎?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表的數據顯示,中國於二月份開始呈現價格普遍負增長。消費品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百分之一點六,是六年來首次回落;工業品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百分之四點五,則是連續第六個月見負,而且跌勢正在加劇,二月份跌幅比一月份擴大一點二個百分點。嚴格來說,這還不算是通縮,因為通縮的定義是「整體價格持續下降」。中國現在的情況是,工業品價格連跌兩個季度,可說持續下降了,但消費品價格二月份才出現跌幅,還未稱得上持續,故人行副行長蘇寧昨日強調中國今年不會出現通縮,並未犯駁,但他的判斷最終是否正確,則很難說,走勢看來不容樂觀,關鍵是國家的四萬億元人民幣刺激措施何時生效、效益有多大。

PPI見負比CPI早,跌幅也比較大,是正常現象,原因很簡單。首先,大家知道,技術改良能提高生產力,使成本下降、供應增加,價格因此有下跌傾向;服務業(如理髮、按摩、教育等)的技術改良比較慢,而消費品中的服務比重,一般高於工業品,故通脹時期的CPI升幅,往往要比PPI大,但在通縮之時,CPI的跌幅卻比PPI小。其次,在總體經濟數據中,消費一般比投資穩定;這是因為在經濟周期下行時段,人們的短期收入固然減少,但消費主要由長期平均收入水平決定,故其減幅要比短期收入的減幅低(這就是著名的佛利民消費理論)。工業品中的投資產品含量高,故PPI水平受經濟周期影響大,下跌速度要比CPI快。

當然,面對通縮威脅,最令人擔心的,還不是價格水平本身,而是通縮會否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引致衰退或蕭條。理論上,當通縮出現之時,資產市場和耐用消費品需求都會萎縮,影響生產,令就業率下降,人們的收入減少,轉過來又影響消費和資產市道,形成惡性循環。但這個負面影響到底有多大,卻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只能從過往經濟數據中找答案。好在實際情況不如想像中惡劣。這方面的研究,比較突出的,要算○四年 A. Atkeson 和 P. Kehoe 的合作成果,下面作一簡介。

通縮是價格現象,衰退(或蕭條.下同)是實體經濟表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二者總是連在一起,那主要是因為受兩個實例影響,其一是一九二九年發生於美國的大蕭條,其二是九十年代出現在日本的「失去的十年」,前者嚴重,後者長久。但A&K的看法不同;他們研究過的實例,遠遠不止上述兩個,而是包括十七個國家自一八二○年以來發生過的八十九次通縮和三十七次衰退。


暫且不看大蕭條的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四那段時間,則上述十七國當中,共經歷七十三次通縮、二十九次衰退,其中只有八次是通縮與衰退同時出現,僅佔事例總數的百分之十六。據此,A&K認為,通縮和衰退的相關性相當低,二者互為因果之說不能成立。如果只看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四那五年,則結論也只能是「五五波」;那五年當中,十六國出現通縮,有一半之數同時出現衰退,故純粹從統計觀點看,二者似乎有某種相關性或因果關係,但經濟學者研究了十六國事例的具體內容之後,在此問題上意見相當分歧。

日本的事例說明什麼呢?A&K指出,日本的經濟,在戰後的二十年裏經歷高速增長,但自六十年代中葉起,已清楚呈現下降趨勢。在很多計量經濟理論模型裏,這種先快後慢的現象是正常的,故很難說日本在九十年代的幾年輕微負增長是由通縮引起。事實上,日本經濟在整個九十年代的平均年增幅是 1.41%,雖大大低於美國的 3.2%,但與其他西方發達國如法國(1.81%)或意大利(1.61%)相比,差別不很大;成熟經濟的增幅一般較低,美國已算異數。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現時增長仍相當強勁,但價格指數已全面下跌,故中國若真的出現通縮,與實體經濟表現亦可能無大關係。然則目前價格全面急跌最可能原因是什麼?主流經濟理論認為,無論通脹還是通縮,都是推行某種經濟政策的後果。中國自○四年起實行宏觀調控,措施力度在○七年達最高峰,但政策效果通常滯後出現。筆者推測,一年半前的緊縮政策或是引致近月價格普遍下跌的元兇,只不過政策效果滯後,不巧適值實體經濟遭遇其他內外因素嚴重打擊的今天才浮現。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