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3日星期四

核潛艇

中國核潛艇將在青島海軍閱兵中正式亮相,將吸引全球海軍及核戰略分析家的眼光。

核力量進入水下,乃當今趨勢。因陸上的基地容易被鎖定。這些在全球海洋下游弋及潛伏的,攜帶洲際導彈核彈頭的潛艇,成為在遭受第一波核打擊後,實行核反擊的主力,故此核潛艇成為各核大國之間互相牽制的力量,老謀深算的英國已把百分之百的核戰略力量全部轉入海上。

現在,世界上只有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美、俄、英、法擁有核潛艇。戰術性核潛艇和攻擊性核潛艇中國均有。

一九六四年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後,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日,主持戰略武器研製的中央專門委員會(周恩來掛帥)決定核潛艇研製上馬,成立「核潛艇研究所」,負責核潛艇總體設計,展開對核動力裝置、潛艇線型、耐壓艇體、空調系統、水聲、導航、通訊等七大關鍵技術「攻關」。由於是全新的範疇,在當時的國防環境下,沒有任何外來的技術參考,就動員國務院多個技術部門「協同作戰」,並從大連、上海、武昌三大造船廠抽掉三千名職工到遼寧葫蘆島建立核潛艇造船廠。

一九六八年十月,首艘漢級核潛艇在葫蘆島開工建造,一九七○年七月潛艇核反應爐啟動,十二月下水,經過幾年試航,一九七四年八月一日正式編入海軍序列,被命名為長征一號。但配套的魚三型深入反潛魚雷,遲遲未能研製出來,首架核潛艇長時間未能形成戰鬥力,軍委主席鄧小平對此很不滿,多次下令趕快解決核潛艇「有艇無雷」的問題。

到一九八四年,魚三型魚雷才研製成功。一九八八年五月,經過在南海大深度潛水,水下全速航行及深水魚雷發射,漢級潛艇才全部研製完成。前後用了二十年。

中國海軍裝備擁有戰略導彈的第二代核潛艇,西方稱為夏級,要解決的關鍵技術是水下發射及精確導航定位。著名的艦艇研究院七○三研究所,從一九七二年展開試驗,到一九八八年,經十六年努力才完全掌握水下發射的技術。七十年代,葫蘆島造船廠開工製造,一九八一年二月下水,一九八五年第一次水下發射導彈失敗,一九八八年第二次發射才成功,二十年努力,成為第五個擁有了水下戰略核力量的國家。

夏級核潛艇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第一攜帶的巨浪一型導彈最長射程才二千公里,在大陸近海發射只能覆蓋美軍的亞洲基地、日本全境和俄國遠東濱海地區。如果要覆蓋美國西部目標,要潛伏在美國近處,這又涉及其第二個缺陷,即噪音大、隱蔽性差。美國軍事專家既心理戰又挖苦地說:「中國核潛艇從廣州出港,在越南西貢就可聽到。」由於未能靜音,夏級潛艇要橫跨太平洋不被發現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它的活動範圍就在大陸沿海,威脅範圍也只能限於西太平洋沿海。

一九九四年,美國軍用衛星顯示葫蘆島造船廠正在積極進行第三代核潛艇,西方稱為宋級。九十年代前,創業時的困難已大為減少;此外,中國還有意想不到的外援,蘇聯集團瓦解,大批軍工科技專家被北京用優厚待遇請到中國,據說多達數千名。在這批武器專家的幫助下,解放軍似解決不少武備中的瓶頸問題。而第四代核潛艇,即現在常提到的晉級,在八十年代末開始研究,估計在九十年代末開始建造,現在已服役,但無論外形及數量均極保密,為全球注視的目標。美國測量船在海南與中國船隻碰撞,就是為了偵察晉級核潛艇。

由於中國在資金、技術及經驗上均突飛猛進,晉級之水準已不可同日而語,比如靜音程度有說已超過洛杉磯級的一百二十分貝。所攜帶的巨浪二號飛彈,射程達八千公里,每艇可帶十六枚飛彈,每飛彈可裝六枚彈頭打不同的目標。一艘晉級核潛艇就是相當於六艘至八艘夏級的威力。估計二○一○年六艘晉級核潛艇將服役,一旦發生局部戰爭,達到阻嚇第三者直接介入效果,因為這是二百八十八個彈頭的水下核軍力。

一九七○年七月,第一艘漢級核潛艇反應爐成功後,導彈核潛艇即在次月開始建造。當時內部在研製方法上爭論很大,最後決定分兩步走,先在攻擊核艇基礎上研製導彈核潛艇,然後在第一艘導彈核潛艇的基礎上,再研製性能較好的第二艘。一句話:先解決「有」的問題,再提高到「好」的層次。

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海軍只有五艘漢級攻擊核潛艇,和一艘或三艘夏級導彈核潛艇。這就是全部家當。

六、七十年代的技術與資金造出的漢、夏級核潛艇,在靜音及導彈射程均起步階段。一九九四年當時一艘漢級潛艇在黃海被美國母艦發現後,用了七十二小時仍無法擺脫追蹤,可見噪音之大。此外,深水性能也有局限。一九九五年十月中國海軍大演習,參演的兩艘漢級潛艇先後發生故障,中國海軍只有五艘漢級潛艇,一次演習居然有兩艘發生故障,性能可想而知。
儘管如此,一九九六年三月台海危機,美偵察衛星發現中國漢級潛艇全部出海後,美國航母戰鬥群尼米茲號與獨立號,隨即後退三百哩,以防不測。可見核潛艇的震懾力,儘管是「土炮」但也嚇人。

夏級潛艇,重大突破是有巨浪一型導彈,可水下發射,射程二千公里,但未脫離漢級的毛病。中國海軍到底有多少艘夏級核潛艇,至今仍是個謎,但一般估計中國未批量生產。
到了宋級(第三代),就「鳥槍換炮」開始出風頭了。首艘應是一九九四年下水,武昌造船廠造,九九年服役。

關於中國核潛艇突破美國小鷹號航母群,在近距離升上水面的消息,經西方軍事刊物透露,說明了在靜音、隱蔽等方面有了飛躍。

月前美國偵察船無暇號與中方衝突,正反應圍繞新型核潛艇的極度關注。十二年前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三艘漢級潛艇出港,美兩國航母戰鬥群就後撤。而近年每年五角大樓的報告,都預測晉級、元級的新型核潛艇,在二○○九年左右部署成軍,數量估計在五至十艘。一旦海峽兩岸的軍事形勢有變化,政治形勢就有變化。中美雙方都在衡量對手實力。而核潛艇,是最重要指標。這也是海軍成立六十周年,青島閱兵的焦點。

潛艇不管行進或潛伏,均要維持發動機的運轉,故有噪音,各國的反潛飛機及水下聲納,則通過捕捉噪音,雷達追蹤目標,而發現敵方潛艇的蹤迹。

由於每一國的發動機均有不同的聲音特點,每一個型號的潛艇有不同的聲音特點,每一艘潛艇又有不同的聲音特點,於是軍事大國,特別是超級大國美國,要建立全球每一艘潛艇的聲音檔案。當在海底發現異常聲音時,馬上通過電腦分析,找出到底是敵是友,是哪一型號,哪一艘潛艇,以決定下一步行動,故此聲音檔案是極其重要的情資。最近曝光的南海無暇號偵察船與中國船隻對峙,就是美國偵察三亞基地中國核潛艇取得其聲音檔案。

由於中國海軍第四代新型核潛艇,到底有多少艘,在何處部署,均是絕密。兵不厭詐,有的軍事行動,比如航母進出香港,經台灣海峽,或放慢行速,或故意在媒體曝光,凡小題大做,或用意是引蛇出洞,意圖獲得真實情報。無暇號在南海放下聲納拖網,但中國五艘船隻轟隆隆的機械聲,加上放高音喇叭,明顯是圍繞着「聲音」的對抗,也有說這是故意的,三亞是基地,但還有更隱蔽的基地。

這次到青島參加中國海上閱兵,有二十一艘外國軍艦。噸位最大的是加拿大保護者號綜合補給艦,該艦曾參加過海灣戰爭。

韓國的獨島號是來訪的最大作戰艦,能載重型直升機和垂直起降戰機,可改為輕型航母。

論作戰能力,俄羅斯的瓦良格導彈巡洋艦引人注目。號稱「航母殺手」,為俄國太平洋艦隊的旗艦。艦體兩側有八座雙聯遠程反艦導彈,射程達五百五十公里,只要一枚就可重創萬噸級戰艦。
二十一艘外國軍艦中有四艘是中國製造的,這次是「回娘家」。這包括巴基斯坦的納斯爾號、孟加拉的奧斯曼號護衞艦,前身是中國海軍湘潭號、泰國的二艘也是中國製造的出口型護衞艦。
中國從有海無防,到今日建立海軍,說是六十年,其實是一百六十年。了解歷史的人,都不無感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