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流速減慢打擊傳統智慧
所有讀過中學嘅朋友都應識得阿基米德(Archimedes)。呢位古希臘科學家有句名言:給我一支夠長嘅槓桿及一個支點,我可以移動整個世界!八十年代開始,英、美政府畀金融界所需要嘅槓桿及足夠支持,令整個金融產業不斷上升、上升,直到2007年10月泡沫爆破為止。嗰D令人可憎嘅投資(例如雷曼債券)紛紛出事,但今天仍有唔少人希望好似2007年前嘅日子重現,憧憬股市狂升,可以咩?美國過去六個月M2增長率達年率14%,已接近過去嘅最高增長率,但貨幣流速去年第四季只有一點七七倍,估計今年將跌至一點六七倍,因資產價格下跌及失業率上升。由於貨幣流轉速度下降,雖然去年第四季L上升15.7%,但去年第四季GDP卻下降6.3%,剛過去嘅今年第一季GDP回落6.1%,代表情況繼續惡化。貝南奇向美國銀行體系大量注資,相信可阻止三十年代式通縮出現,但卻不能阻止貨幣流動速度減慢,令傳統智慧(增加貨幣供應會令CPI上升)失效。
美國財長蓋特納上周五响G7發表演說指出,唔好再期望美國消費者帶動全球經濟增長。IMF响今年4月出版嘅《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活動收縮1.3%(1月份仍相信有0.5%增長),而舊年仍增長3.75%;並估計美國經濟今年第三季才見底;未來樓價仍須回落18%,喺2010年才見底。作為普通人嘅痛苦係,今天所有生活必需品價格都在上升(例如超市貨品);反之,非生活必需品卻在跌價(例如去旅行)。
兩星期前我老曹响上海開研討會,被參加者問及去年5月我老曹提出嘅“Sell in May and walk away”事後證明正確,今年係咪仍然生效?我地不妨參考道指走勢,道指至今仍在去年9月所形成嘅下降通道內活動,技術上睇,3月份開始嘅上升只係一次後抽,即使指數能升穿此下降通道上阻力(8100點附近),另一阻力區即由去年5月形成嘅下降軌阻力响8700點之間,仍然唔易打破。追隨趨勢而唔預測走勢,乃我老曹嘅性格。上海粉絲提問︰2009年5月應否出售及離開?雖然依家未有肯定答案,但2009年5月肯定唔係入貨月,適量減持乃我老曹嘅忠告。至於個別股份喺熊市二期往往出現個別發展。响熊二中請記住:“It is a Market of Stocks, Not a Stock Market.”。簡單D講,5月份股市係尋頂月,但個別股份可以例外。
隨住利率大跌,今年2月份美國樓價穩定下來,3月份略為反彈,4月份數據未公布,睇嚟只係小陽春。過去一年美國樓價大跌19%後,2月份樓價輕微反彈並唔出奇,隨住美國失業率進一步上升,擔心新一輪樓價下跌潮下半年又再出現,因為有毒資產問題已改變美國人嘅消費習慣。上述改變連「九.一一慘劇」亦做唔到,更加唔好話1987年股災甚至1974年石油危機。呢次改變有如1990年日本,令房地產唔再係銀行提款卡,反而係財富破壞者(呢方面港人自1997年第三季到2003年第三季嗰段日子已有充分體驗)。標普五百指數由3月9日至今已反彈28%,仲能夠上升幾多?從3月同4月成交額睇,唔似牛市開始,只似熊市反彈。It is a trader's market, not an investor's market!
A股見底但唔係V形反彈
比較上樂觀係內地A股市場已有見底訊號,但未搵到理由支持經濟復甦(Signs of a Bottom, But not yet a Recovery)。A股50天移動平均線已高出250天線,代表熊市早喺2008年10月結束,但全球環境如此惡劣嘅情況下,又如何令復甦出現?因此可能出現「見底未復甦」走勢──即喺低水位徘徊。股市唔會因出現黃金交叉而大升;簡單D講係出現W形走勢,而唔係V形反彈。理由係除滬深A股外,只有好少國家股市同時出現黃金交叉。
另一理由係「中國製造」已行唔通矣,過去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到2007年已結束,企業早已開始打價格戰,甚至從中勝出,亦只有微利可言。中國經濟點樣由「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品牌」?路仍十分遙遠。
2008年中國人儲蓄率接近50%(南韓20%),如中國人降低儲蓄率,中國經濟立即可進入繁榮期。
我老曹再次強調,我老曹只係一個極之極之普通嘅投資者,任何人如照我老曹嘅方法去做,都可賺到1億港元財富!
一、每月儲蓄1000元、出雙糧嗰個月存3000元。上述要求唔算高,對嗎?
二、運用本金,每年响股市、房地產、黃金或外滙市場賺取20%回報,要求亦唔算高吧。
三、耐性。跟着上述做法維持四十年,從二十歲開始,到六十歲便成功。
公式如下:1.4萬元(1+20%)乘40次方,本利和係1.0281億元。你可以、我可以,任何人都可以。點解香港今天仍只有咁少人擁有1億元(或以上)?理由係:甲、投資冇策略可言;加上唔肯止損,好快便令本金失去。二、冇耐性做足四十年。換言之,賺取1億元並唔難,難就難在你肯唔肯認清形勢、謹慎理財及唔感情用事。
趨勢信徒不預測未來
投資者對股票嘅評估方法,曾出現幾次大變化。1958年前美國人投資股票,最主要理由係收取股息,因此當公司宣布增加派息或減少派息,對股價影響好大。香港喺1970年前亦一樣,即由股息率決定股票價值。自1971年美元取消金本位,貨幣制度出現改變,導致股市嘅遊戲規則同估計評價改變。市盈率(O)取代股息率,成為評估公司價值嘅工具,引發1971至73年3月香港股市暴漲期。經過1971至73年狂升及1973至74年暴跌後,彼得.林奇嘅PEG理論成為今後分析界主流,即市盈率(O)高低應由企業利潤增長率去管制。純利增長率愈高嘅公司可支持高O;反之如純利升幅只有單位數,O亦只有單位數。PEG理論1975年起成為評估股份嘅主流,亦造成股市出現狂升及暴跌嘅主因,因增長率(G)每年變化好大。
作為「趨勢」信徒同「走勢」信徒最大分別,係走勢派往往預測後市,其中最有代表性如波浪理論,而唔相信後市可預測性甚低。走勢分析者心態係「以過去預測未來」。唔少大學所做研究證明,走勢時準時唔準。“Technical analysis almost indistinguishable from a pseudoscience, whose predictions are either worthless or, at best, so barely discernably better than chance as to be unexploitable because of transaction costs.”趨勢同走勢最大分別係唔預測後市,而係追隨趨勢(Be a trend follower, not a trend prediction),即趨勢形成後才加入,趨勢結束便離開,千萬不可嘗試outthink別人。2008年畢非德所犯錯誤就係希望outthink別人。
欲學趨勢,必先訓練自己擁有平常心,承認自己不較別人聰明,明白世事無常及達致無我境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