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銀行「舊資產」令投資者蠢動

美國財長蓋特納終於為其「金融穩定方案」提供了最重要的細節。「毒資產」(Toxic assets)換名有銀行「舊有資產」(Legacy assets),計劃第二部分名為「舊有資產公私合營投資基金」(PPIFs),集中解決銀行的按揭抵押證券問題。

基金垂涎AAA級證券

要看這份方案的成效,似乎目前擁有現金在手的私人投資者態度最具關鍵。他們是誰?對沖基金及私募基金,以至專長於按揭抵押證券市場的大型互惠基金機構,甚至退休金及大學基金等等。

資深對沖基金分析員林汶翰說:「的確是有不少受壓證券的對沖基金成立,而槓桿併購機會不再,亦令一些擁有現金的私募基金對問題資產有興趣。」這批基金大部分都看好高級別按揭抵押證券。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資產管理機構BlackRock首席行政總裁Laurence D. Fink表示,集團計劃參與這項問題資產的方案。

然而,上述基金的投資目標似乎要看準時機。PPIFs在資產抵押證券部分,限定銀行可出售的按揭證券只包括在2009年前發行的住宅及商業按揭抵押證券(RMBS、CMBS),且必須獲兩家評級機構給予「AAA」級別,並具美國境內實質貸款資產作抵押。繼上周公布購買「雙房」的MBS後,這意味非官方發行的高級別MBS亦將「得救」。這些都正正是基金力言看好的按揭抵押資產。

要了解這種投資機會,須由2008年說起。各式各樣的資產抵押證券(ABS)或MBS價格自2008年年初急速下滑,當時受壓資產買家揣測美國政府遲或早都需要入市「救」這批問題資產,因為要信貸及樓市重新起動,必須先為這批資產帶來流通性。當時已經有多隻對沖基金及私募基金成立,覬覦問題資產。不過,去年受壓證券策略基金平均回報下跌25%,大部分基金不是輸在「估錯底」就是「入市太早」。

及至2009年初,美國政府如何解決銀行問題資產成為市場「好戲」,差在遲或早、快或慢;受壓資產策略成為對沖基金看好的策略之一。無人知道底在哪裏,但時機到了嗎?基金的動作備受注目。

沽空次按資產大獲全勝的John Paulson在年初成立新基金,專注投資受壓證券,包括AAA級別的受壓按揭證券、槓桿貸款及高息債券等。2月上旬,蓋特納雖公布政府及私人投資基金買入「毒資產」的構思。儘管監管及定價等細節欠奉,但多家基金公司開始表示對問題資產感興趣。

Paulson早設對沖基金

彭博在3月初報道,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已經完成一隻名為受壓高級信貸機會基金(Distressed Senior Credit Opportunities Fund,DiSCO)的資金募集,將集中投資高級及超高級按揭抵押證券;報道同時披露PIMCO將開始評估美國銀行的RMBS及CMBS,進一步評估美銀的潛在損失。

政府需要私人資金,而市場資金同時覬覦各樣「受壓資產」(distressed assets)的投資機會。表面看來,這是一個各取所需的「牌局」,私人投資者對「受壓資產」蠢蠢欲動;但牌局底下,角色衝突及監管問題仍然教人擔心。

角色衝突及監管存隱憂

事實上,對沖基金、退休金及私募基金投資者早在周末期間已與財政部進行電話討論;公布計劃與外電所披露的相差不遠。儘管如此,私人投資者的參與仍有兩個議題值得關注,角色衝突及市場監管問題,畢竟美國納稅人對於再花費冤枉錢感到憤怒。

引入PIMCO、BlackRock,以至對沖基金進入市場成為買家,因為兩者同時擔任政府的金融顧問,故一度被市場批評角色衡突,這些基金公司變相服務客戶之餘,同時服務政府(納稅人)。但話說回來,批評者亦承認,只有這些資產龐大並具MBS投資經驗的機構能夠幫助美國政府。PPIFs要求基金公司具有資產規模市值不少於100億美元,並擁有投資這些貸款及MBS的良好經驗。財政部只計劃給五間公司競投相關生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